“中國在新能源發展上絕對是主力,毫不夸張的說,我們是第一。”
“沒有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,就不可能有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蓬勃興起,中國為全球能源轉型、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中國貢獻。”
3月30日,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,介紹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就。他提到,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于改善能源結構、保護生態環境、應對氣候變化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水電裝機連續16年全球第一
截至2020年底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.3億千瓦,占總裝機的42.4%,較2012年增長14.6個百分點。其中,水電3.7億千瓦、風電2.8億千瓦、光伏發電2.5億千瓦、生物質發電2952萬千瓦,分別連續16年、11年、6年和3年穩居全球首位。
2020年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.2萬億千瓦時,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29.5%,較2012年增長9.5個百分點。支撐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.9%,如期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%的承諾。
7家光伏企業組件排名全球前十
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體系。
水電領域具備全球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設計制造能力,特高壩和大型地下洞室設計施工能力均居世界領先水平。
低風速風電技術位居世界前列,國內風電裝機90%以上采用國產風機,10兆瓦海上風機開始試驗運行。
光伏發電技術快速迭代,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。光伏產業占據全球主導地位,光伏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中,我國占據7家。
全產業鏈集成制造有力推動風電、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,近10年來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千瓦平均造價分別下降30%和75%左右。
去年節約10億噸煤炭
2020年,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達到6.8億噸標準煤,相當于替代煤炭近10億噸,減少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約達17.9億噸、86.4萬噸與79.8萬噸。
在推進無電地區電網延伸的同時,我國積極實施可再生能源獨立供電工程,累計讓上百萬無電群眾用上綠色電力。2012年以來,貧困地區累計開工建設大型水電站31座、6478萬千瓦。累計建成2636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,惠及近6萬個貧困村、415萬戶貧困戶、每年產生發電收益180億元,相應安置公益崗位125萬個,光伏扶貧已成為我國產業扶貧的精品工程和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。
中國企業承擔海外7成水電建設任務
“在全球的水電工地上,大多數都能見到中國的人員。”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制造國,中國企業承擔了海外70%的水電建設任務。光伏產業為全球市場供應了58%的多晶硅、93%的硅片、75%的電池片及73%的組件。同時,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風機制造國,產量占全球的一半。
近年來,我國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,積極幫助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先進綠色能源技術,為高質量共建綠色“一帶一路”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。